庆阳市“五个精准”拓宽就业转移路子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庆阳市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综合施策,千方百计推进劳动力就业转移提质增效。至5月底,全市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2.4万人,占年计划任务52万人的100.7%,创劳务收入61.8亿元;输转脱贫劳动力21.1万人,占去年全年输转20.6万人的102.2%,比去年同期增长16.4%。
一、精准发力,压实责任保就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整合各方力量,完善政府责任体系,制定转移就业服务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分解下达指标任务,明确了工作目标、实施步骤、主要内容及措施,通过“旬调度、月通报、季分析”,推动政策和任务双落地,全力以赴保就业。
二、精准摸排,应输尽输抓就业。将摸清贫困劳动力底数作为就业工作首要任务和关键环节来抓,印发了《关于对全市脱贫劳动力劳务输转调查摸底工作的紧急通知》,市、县(区)、乡、村四级联动,依托村级劳务信息员,开展脱贫劳动力就业状况摸底调查,建立了有输转意愿脱贫劳动力就业意愿台账,加大输转力度,每月底实现应输尽输,清零见底。
三、精准施策,稳岗留工稳就业。一是联合工信、民政等7部门下发《关于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的通知》,向全市广大务工人员发出“以爱为家、就地过年”倡议书,引导在庆务工人员留在本地过年。市人社局主要负责人会同相关部门赴庆阳极兔速递公司、甘肃远达仓储物流有限公司等市内重点务工企业进行走访慰问。同时开展送温暖、送政策、送培训、送岗位行动,先后筹集20多万元向坚守岗位的员工赠送慰问品,鼓励企业发放“留岗红包”、丰富职工文化娱乐活动,引导务工人员留庆过节、稳定就业。稳岗留工专项行动期间提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9584人(次),回复线上政策咨询3328人(次),全市留庆过节务工人员达8300多人。二是不断强化完善就地就近就业工作措施,坚持把扶贫车间向乡村振兴工厂转型升级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举措,以市场化理念培育乡村振兴工厂可持续发展,提质增效。截至5月底,共转型升级扶贫车间79家,吸纳就业4626人,其中脱贫劳动力、返贫监测户人数1019人。
四、精准援助,搭建平台促就业。一是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鼓励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线上线下”就业服务,直播带岗,加大用工岗位信息发布,多频次、分行业、分群体举办特色鲜明的专场招聘活动,每周六在市民生人力资源市场举办专场招聘会,工作日免费开放。至目前,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46场次,提供就业岗位51845个,达成就业意向3437人。二是全力推动东西部劳务协作向纵深发展,精准对接,靶向施策。市、县均在天津对接区建立驻外劳务工作站,搭建用工企业和求职人员对接平台,截至5月底,向天津输转农村劳动力1015人,其中输转脱贫劳动力634人;就近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3615人,其中输转脱贫劳动力3472人;转移到协作区以外地区农村劳动力11118人,其中输转脱贫劳动力10753人。
五、精准对接,组织输转扩就业。成立“点对点、一站式”劳务输转服务保障工作专班,动员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劳务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村级劳务信息员,及时摸清务工人员出行需求,对时间段相近、务工地相近的农民工集中分批次输送,实现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出家门进车门、下车门进厂门”免费运送服务,使农民工快速安全返岗复工,共组织664辆专车,运送10142名外出务工人员实现返岗就业。同时,充分发挥驻外劳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作用,积极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及陕甘宁等重点用工地区和重点用工企业对接,摸清岗位需求,实现精准对接,促进各类人员稳定就业。截至5月底,有组织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38.7万人,组织输转率达73.89%;有组织输转脱贫劳动力16.2万人,组织输转率达76.7%。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