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人社局“三举措”助力“直通车”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庆阳市人社局认真落实全省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123456”总体要求,积极推动“暖心人社·情系民生”党建品牌与人社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探索优化“直通车”庆阳“133”工作机制,持续擦亮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品牌。上半年,市、县(区)“直通车”共受理急难愁盼22件、信访接待件33件、政策咨询引导5623人、老年人和特殊群体服务878人。
线上线下宣传,不断提升“直通车”知晓
充分借助《中国劳动保障报》《甘肃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陇东报》、掌中庆阳、市人社局网站、各县(区)人社微信公众号和业务经办窗口、宣传小分队等多种线上、线下宣传媒介,持续扩大社会各界对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的知晓度。上半年,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发布宣传信息62篇(次),庆阳市政务服务中心及所有驻厅首席代表到市本级“直通车”窗口观摩交流;“直通车”工作人员王丽娜在省人社厅举办的“我与直通车”主题演讲比赛中获得二等奖。《解急难愁盼 搭便民桥梁—甘肃庆阳全力打造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被2024年2月20日《中国劳动保障报》刊登,并被省人社厅网站刊发;《市人社系统倾力打造为民服务“直通车”持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被市委办《庆阳信息》第111期刊登。华池县《扎实推进主题教育 沉到一线解决问题》“直通车”窗口被“甘肃卫视”报道;《华池县:为民服务“直通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被1月24日《陇东报》刊登。镇原县《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三微”治理体系打造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镇原样板》被《甘肃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24年第五期刊发。环县《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直达民心》被1月13日《陇东报》刊登。正宁县《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品牌效应持续扩大》被6月22日《陇东报》刊登。
有效拓展服务,不断强化“直通车”功能
在规范运行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工作专班作用,进一步拓展服务,着重发挥“宣传政策”这一功能,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疑点问题,将 “直通车”开进“12333全国统一咨询日”“社会保险惠民生 真情服务暖民心”等主题宣传活动现场和社区、乡镇,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极具特色的人社惠企利民政策宣传,耐心细致地向群众普及人社领域最新政策,面对面宣传讲解、手把手指导操作、心贴心答疑解惑,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政策问答、咨询指导等服务,让人社政策“看得懂、算得明、用得好”。正宁县把企业下岗职工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作为“直通车”的重要内容,按照“真实准确、完整规范”的档案管理原则,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细化工作职责,整理归档企业下岗职工档案,确保人事档案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化解矛盾问题,不断增强“直通车”影响
运行两年多时间以来,庆阳市、县(区)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宗旨,积极帮助群众“一站式”解决问题,有力地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走深走实。紧盯人社部门劳动维权这一职能,持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稳妥处理各类矛盾纠纷,用情用力保障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如镇原县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窗口受理解决的某企业拖欠屯字镇马女士工资问题,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近日,马女士来到镇原县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窗口,反映某企业拖欠其工资,多次催要无果,希望能为其讨回工资。接到马女士的诉求后,“直通车”窗口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合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引导马女士提供相关证据材料,经过努力协调,该企业于在3天内就向马女士支付了所欠工资。马女士感激地对“直通车”工作人员说:“真是太感谢政府了,能让我很快拿到自己的血汗钱。”
下一步,庆阳市、县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将继续总结提炼“直通车”运行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搞好宣传,不断擦亮“直通车”品牌。持续提升“急难愁盼”事项办理闭环管理水平,做到简单问题立马办、难办问题协调办,形成工作合力,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最终实现人民群众100%满意的目标。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