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庆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专区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庆阳市两个劳务品牌代表甘肃省参加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

来源:庆阳市城乡就业服务局 发布时间:2024-11-26 10:52:49浏览次数:【字体:

11月21日—22日,2024年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在湖南长沙举办。本次大会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国务院领导和相关部委主要领导出席。大会以“协作促就业 匠心树品牌”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一会一展一赛两对接两研讨”活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劳务品牌成果展示、劳务品牌工作赛、劳务品牌对接洽谈、劳务协作对接洽谈、劳务品牌发展研讨会、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交流研讨活动),全国参展劳务品牌251个。

27427ea06cf2484680c9da8d73130e18.jpg

展会设乡村振兴展区、美食街展区和地方特色展区,我市“庆阳香包绣女”“镇原护工”两个省级劳务品牌参加甘肃省地方特色劳务品牌发展成果展。期间,“庆阳香包绣女”劳务品牌开展现场制作展示和产品销售活动。“镇原护工”劳务品牌进行了护理技能展示交流,并参加了全国劳务品牌发展研讨会。通过本次劳务品牌展示和品牌产品展销活动,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有力推动了品牌发展。

d4db5d78479c46aaa81d06ec72ef9c32.jpg

近年来,庆阳市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按照《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关于劳务品牌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突出地域特色、行业特征和技能特点,坚持市场化动作、规范化培育、技能化开发、规模化输出、品牌化推广、产业化动作,加快我市劳务品牌的发现培育、发展提升和壮大升级,推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打造劳务品牌10个。其中:省级劳务品牌3个(“镇原护工”“庆阳香包绣女”“环州羊总管”),市县级劳务品牌7个(“西峰家政”“庆城油田服务工”“宁县金牌家政人”等)。劳务品牌从业人员达到17万人,年创劳务收入超过40亿元。

一是优化政策环境,夯实创建基础。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劳务品牌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庆阳市市级劳务品牌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秉持“紧盯市场需求,突出地域特色,促进劳务输转,服务乡村振兴”创建思路,指导县区落实“一县一品”劳务品牌培育发展计划。组织开展劳务品牌状况专项调查,准确掌握全市劳务品牌数量、分布、特征等基本情况,为品牌发展提升夯实基础。

二是突出地域特色,创建优质品牌。经过摸底调查,结合我市特色产业,分领域、分行业培育劳务品牌。在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现代服务业领域,“镇原护工”省级劳务品牌持续壮大,“西峰家政”“金牌家政人”“好阿姨家政”等一系列家政劳务品牌也蓬勃发展。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庆阳香包绣女”省级劳务品牌发展良好。同时,根据县区特色,培育了“南梁绣女”等文化类劳务品牌。对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需要,围绕羊产业饲养、贩运、屠宰加工和销售等就业容量大的环节,打造了“环州羊总管”民生保障型劳务品牌。围绕“东数西算”数字产业集群建设和“互联网+”行动,培育打造中高端技能类特色劳务品牌“庆阳数字人”。紧盯油田服务产业发展,积极打造“庆城油田服务工”中高端服务类劳务品牌。2024年,推荐“西峰家政”“庆城油田服务工”“庆阳数字人”申报省级劳务品牌。

三是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品牌质量。强化培训是提升劳务品牌质量的重要手段。组织开展“示范性劳务品牌培训”,规范劳务品牌培训流程,提升工作人员组织能力,保障“一县一品”计划实施。同时强化劳务品牌培训监督,杜绝违法行为,确保培训质量。注重“培转一体”,采取“嵌入式”“订单式”“定向式”等方式精准开展培训,推行培训输转一体化服务,不断提升劳务品牌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24年,安排劳务品牌培训3700人,截至目前已完成培训3511人。

四是搭建服务平台,拓展就业渠道。开展劳务品牌推荐活动。在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庆阳市选拔赛期间,开辟劳务品牌推荐专区,利用各类招聘会、“直播带岗”等各类有利时机,宣传推荐劳务品牌。组织“镇原护工”“环州羊总管”两个省级劳务品牌参加银川市“2024年东西部协作部分城市人力资源交流暨劳务品牌宣传推介活动”,加强用工信息对接,促进精准供需匹配。组织定向输转。针对重点提升劳务品牌和劳务品牌重点输出区域,组织开展“点对点”有组织输转。如镇原县落实车费8.4万元,组织“镇原护工”劳务品牌从业人员210人乘专车输转天津。提供创业支持。依托省、市级创业孵化园区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鼓励劳务品牌从业人员发挥技能优势、专业所长、从业经历等优势开展创新创业。

下一步,庆阳市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会上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精神,在劳务品牌培育打造的“软环境”和“硬实力”上下功夫,及时发掘培育,壮大从业规模,擦亮品牌名片,促进从业人员高质量稳定就业,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