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社工作回顾之九]庆阳市人社局“333”模式提升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质效
今年以来,庆阳市人社局把“数字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作为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以数字化服务转型、档案服务宣传和档案库安全管理为主线,探索形成了“333”工作模式,不断提高档案服务能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运用数字化思维,“三提升”优化服务质效
公共服务提质。以甘肃省人社综合服务平台为抓手,加快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数字化转型,实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全周期“一平台联办、一次性办结”。今年审核通过“网办转出”申请2194人,接收2024届高校毕业生档案16574份,累计完成114258万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录入。办理时效提速。以甘肃政务服务网、“甘肃人社”微信公众号等为载体,实现档案管理服务“同事项、同标准、同流程”,为档案服务提供更多便捷途径。经办服务提效。针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转出、接收、开具调档函、政审等诉求,优化业务流程,实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服务“一键响应、一站办理、一次办好”。
开展分众化宣传,“三坚持”激发服务活力
坚持档案服务进大厅,全程帮办“不打烊”。人社服务大厅是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为此,庆阳市人社局通过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助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办理政策的宣传,快速高效对接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办理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增强办事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坚持档案服务进社区,服务群众“零距离”。社区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针对社区内高校毕业生档案咨询者众多的现状,庆阳市人社局结合人社政策进社区主题党日活动,在解放路社区向群众和广大青年现场解读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服务政策,并就大家关心的档案接收、转出、借(查)阅和档案材料收集等高频服务事项现场答疑解惑,切实提高了社区居民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服务政策的知晓率。坚持档案宣讲进高校,毕业护航“新角色”。高校毕业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借力高校毕业季,庆阳市人社局在陇东学院、庆阳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转递宣讲服务周活动,通过现场宣讲、发放知识手册、互动答疑等多种形式,让毕业生及时了解档案的重要性,为毕业生由“学校人”转变为“社会人”,开启新的“人生旅程”提供了指导。
实施立体化建设,“三加强”化解安全隐患
加强安全保障。实现档案库房、阅档室、业务受理“三室分开”,档案库房配置恒温恒湿系统、气体灭火消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十防”设施,切实筑牢安全屏障,打造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安全防护体系。加强智能管理。依托人社综合服务平台,建立档案电子库房,实现电子库房精确定位档案位置,并可将档案智能盘点、集中入库等工作标准化,规范提高了档案管理利用服务效率。加强人员培养。配置专职库房管理人员,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定期开展档案库房管理人员培训与考核,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