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建设工作专责组会议暨项目建设推进会议召开
5月19日,全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建设工作专责组会议暨项目建设推进会议召开,全面落实省人社厅领导关于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的指示要求,分析当前示范项目建设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凝聚共识、落实举措。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建设工作专责组组长吴宝定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以“起步即冲刺”的奋进姿态、“实干加巧干”的创新观念、“功成不必在我”的实干担当,高标准推进示范项目建设,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公共就业服务“庆阳经验”。市人社局、市财政局通报了示范项目建设工作情况及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会议指出,必须树牢政治意识,以“背水一战”的决心聚力攻坚。高质量实施示范项目,是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具体举措,是全面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的具体行动。当前距离项目验收仅剩7个月,时间紧、任务重,全市上下必须要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形成高度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要挂图作战,倒排工期,以“倒计时”的要求压茬推进,以“奔跑者”的姿态迅速推进项目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市人社局要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对标26项绩效目标,确保“每天有进展、每周有突破”。
会议强调,要聚焦三大路径,以“创新突破”的举措高效落实。围绕“技能庆阳”“暖心庆阳”“智就庆阳”,破解就业服务堵点,构建全域覆盖、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一要分类施策抓重点,跑出就业服务“加速度”。启动“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围绕全市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三元双向循环农业、能源化工等特色产业体系和重点领域人才需要,聚焦数字经济、低空经济、能源化工等产业需求,推行“订单式”“项目制”培训,高质量完成5万人次培训任务。全力落实重点群体就业,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实施“一对一”精准服务,落实基层就业、见习补贴等政策。坚持“一县一品”,培育“庆阳数算师”等劳务品牌,打造乡村就业工厂和驻外工作站,促进劳务输转与就地就业双向发力。开展“暖心庆阳”建设,聚焦困难群体就业,持续开展“1131”就业帮扶,全面提升失业登记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跟踪就业服务率。二要加强数字赋能创亮点,打造“庆阳样板”。突出数字低空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庆阳数算优势,积极建设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基地,大力开展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人才培训,加快升级庆阳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西北数字工场,着力打造“培训、实训、就业、交流”为一体的数字经济人才培训高地。擦亮“就业之家”品牌,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点,实现“一站式服务、家门口就业”。建设“就业之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以干则必成的精品意识,拿出务实举措,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协同必胜的攻坚合力,因地制宜建网点,层级管理明职责,多元参与强保障,推进全市“就业之家”建设创一流。创新“智就庆阳”场景,围绕国家和省“一库一平台”和“如意就业-甘肃公共就业服务网”推广应用,开发“数字园区”“基层赋能”“数据共享”“就业之家”四大应用场景,推动人岗智能匹配,对内实现业务统一办理、对外实现服务统一供给,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三要严管资金保效益,筑牢项目“生命线”。市财政局牵头督导保障配套资金到位,对中央补助资金迅速分解、快速受理、应支尽支。各级人社部门在推动项目实施中要尽快形成项目支出和资金报批。坚决落实项目资金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双监控”,确保项目资金规范使用。
会议要求,全市上下必须强化协同担当,以“功成有我”的合力压茬推进。各级各部门要树牢“一盘棋”思想。压实责任链,县(区)政府扛牢主体责任,市人社局落实周调度、月通报,市财政局强化绩效评价。强化督导链,将项目纳入县(区)年度考核,对进度滞后单位约谈问责。将项目推动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与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结合起来,加强项目推进和资金使用审计,推动项目快速、规范、有效实施。
会议号召 ,全市上下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全力冲刺示范项目建设,确保交出高质量答卷,为老区人民就业增收、庆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各县(区)政府分管领导,县(区)人社局、就业局主要负责人及财政局负责人,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建设专责组全体人员参加会议。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