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多管齐下强帮扶促就业创业
今年以来,镇原县以就业优先为导向,以促进创业、稳定就业为抓手,强化帮扶实效,创业就业供需匹配、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为加快劳务输转,镇原县通过劳务输转“三化”模式,精准化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并与其签订劳务协议,有组织输转8.4262万人;通过发放脱贫劳动力交通补助41643人786.73万元的人性化补助,有效降低务工成本,提升了外出务工群众的积极性;通过数字化管理,建立“精细台账”,动态更新务工人员信息,为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有力保障了就业创业供需匹配。
强化技能培训,促就业无缝衔接。镇原县通过创新模式,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闭环机制,培训后就业率显著提升;充分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围绕“镇原护工”品牌,开展订单式、嵌入式培训,累计从业人员超3万人;加强智慧监管,依托“技能甘肃”平台,实现培训全流程实时监控,确保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
东西协作,拓宽就业空间。镇原县通过品牌共建,与天津静海区共同打造“镇原护工”劳务品牌,京津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通过校企协同,县职专与企业订单式培养,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通过基地共建,建成2个协作就业基地,吸纳4589人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2783人。
就业工厂,激活乡村就业源。依托就业工厂,镇原县通过政策扶持,落实厂房租赁、设备购置、税收优惠等补贴,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通过奖补激励,兑现吸纳就业奖补资金,鼓励企业扩岗增员。通过安全护航,常态化开展消防演练、安全检查,保障企业稳定运行。
公益性岗位,兜牢民生底线。精准开发,按需设置保洁、护林等岗位,安置3094名就业困难人员。规范运行,建立选聘、考勤、考核闭环制度,杜绝“吃空饷”现象。同时动态调整,退出补聘351人,确保“人岗匹配”。
就业服务,助力未就业人员再就业。县乡村三级联动,通过监测预警,实时掌握未就业人员动态。依托重大项目(如平庆铁路)储备岗位,提供多样化选择。开展“直播带岗”、职业指导等精准服务,实现“一人一策”帮扶。
据悉,至目前,全县劳务输转完成11.4519万人,占任务11万人的104.1%,创劳务收入27.94亿元。交通奖补已落实41643人786.73万元,其中省内4613人146.13万元,省外37030人740.6万元。公益性岗位共调整补聘351人,落实补贴3094人1237.6万元。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现有14家共吸纳带动就业241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84人。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嵌入式”“订单式”培训3390人,占任务3400人的99.7%。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