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庆阳市直人社系统变“被动维稳”为“主动创稳” 助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主动创稳行动开展以来,庆阳市直人社系统将主动创稳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三抓三促”行动的有效方式,聚焦群众的期盼和工作需要,强化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持续在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强服务、促平安、护稳定上出实招、下真功,主动创稳、有效维稳、全力保稳,为全市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加大根治欠薪力度促进主动创稳。以宣传贯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为总抓手,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标准化”工地创建为突破口,扎实开展在续建工程项目信息化监管专项行动,召开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会议2次,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方法措施,狠抓任务落实,全市根治欠薪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一是强化制度落实,扎实推进“标准化”建设。4月7日,组织召开全市在续建工程项目信息化全覆盖暨实名制管理业务培训会,对市县劳动监察、住建、交通运输、水务部门工作人员及在续建工程项目资料员进行业务培训指导。全面推行以社区、街道为网格单元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上下联动,重心下沉,实现监管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形成责任和监管全覆盖、无缝隙的劳动监察网格化管理模式。二是强化专项行动,实现信息化监管全覆盖。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和行业部门的监管责任、建设和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督促施工总承包单位在施工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将施工合同额在300万元以上的新建(扩建、改建)和续建工程建设项目全部纳入“陇明公”平台监管,做到300万元以上在建工程项目监管全覆盖。全市录入在建工程项目152个,登记农民工工资专户145个,通过“陇明公”平台为35823人发放工资9.6亿元。三是强化案件办理,打击欠薪形成强大震慑。对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投诉案件,严格落实“日通报、周调度”制度,及时成立工作专班和督导组,深入县区督促指导。截至3月底,共办理全国、全省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等各类渠道的投诉线索1554件,办结率100%。检查各类用工单位236户,调处欠薪案件87起,累计为380人追回工资295.73万元。四是强化联合惩戒,劳动关系总体平稳可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实行“零容忍”,加大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力度,全面落实对欠薪失信企业在政府资金支持、政府采购、招投标、资质审核、融资贷款等方面的限制措施,使欠薪失信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提高欠薪失信企业违法成本。至3月底,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2批次5户企业,将1户企业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全市未发生因欠薪问题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个人极端事件和重大网络舆情。
二、提升调解仲裁质量促进主动创稳。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主、裁决为辅、裁审衔接”的原则,柔性化处置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一是前移关口,多途径强化预防指导。积极向劳资双方宣传劳动仲裁相关法律法规,审查用工单位劳动合同签订、最低工资保障落实情况。借助案件审理各环节向用工单位普及法律知识,劳资双方的依法维权意识逐步加强,同单位同类型案件受理比例稳步降低。对可能涉众案件进行分析研判,积极衔接用工单位及主管部门予以有效化解。二是注重调解,有效发挥调解组织作用。突出调解组织作用发挥,成立企业调解组织31家,其中新业态调解组织4家。协调受理各类线下劳动争议案件55件,结案53件,达成和解41件,涉案金额41.73万元。成功调解新业态案件1起,全力维护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三是分类审理,稳慎处置各类劳动争议案件。坚持案件依法分类审理,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女职工、农民工、下岗职工、工伤病人等劳动群体争议案件,稳慎处置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案件,扎实调处其他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法定时限结案率100%,仲裁裁决率、调解成功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四是优化流程,提升仲裁服务温度。通过仲裁专递、电子送达等方式送达仲裁文书。开展“不见面”仲裁服务,对当事人通过快递、服务热线、电话、政务服务网等方式进行立案和咨询的,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不符合的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对通过“互联网+调解系统”反映的案件,实行不定时调度、专人负责、动态清零。至3月底,全市依法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72件,调处116件,法定时限结案率100%,调解成功率62%,涉案金额220.0248万元。
三、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促进主动创稳。强化担当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对可能引发风险隐患的问题敢抓敢管,采取有力措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一是精心谋划,全面安排部署。坚持把社保基金和专项资金安全放在首位,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基金资金安全管理工作,通报去年审计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建立台账督促整改落实,至3月底,221个问题已整改到位201个,整改率90.95%。相继召开专题会议,分别研究提出了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和安全生产工作安排意见,召开了市直人社系统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对全系统党的建设和纪律作风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二是健全机制,强化维稳工作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全程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情况通报等工作机制,进一步细化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对排查发现的风险,建立工作台账,突出重点、分类施策、靶向治理,加强分析研判,明确责任和时限要求,实行闭环管理,形成排查、化解、处置、评估全链条工作机制,全力维护大局稳定。三是突出重点,开展风险隐患排雷行动。主动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就业培训及各类资金管理、社保基金管理、人才人事“放管服”改革、人事考试安全、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数据信息安全、网络舆情、新业态权益保障、安全生产等十个方面的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人社领域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坚决守住不发生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的底线。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