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人社局持续打造“直通车”品牌 不断深耕服务质量
近年来,庆阳市人社局将“直通车”作为“暖心人社 情系民生”党建品牌的子品牌和优化营商环境的“突破口”,探索提出“133”工作机制和“四零”工作模式,让企业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有呼必应、有诉必接、有接必办、有办必果,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设专区,兜底解决急难愁盼
科学合理设置“急难愁盼”反映区、咨询引导区、业务受理区、信访接待区和自助服务区“5个区域”,形成“正常事到常规窗口办,疑难问题到‘直通车’办”的工作模式,变“被动接访”为“主动化解”,变“事后解决”为“源头治理”,让急难愁盼问题诉求有门、化解有道,确保企业群众办事不白跑、不扑空、有地找、有人帮。
今年1月15日,张女士焦急地来到庆阳市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窗口,声音哽咽地说“要给孩子办理一张社保卡,孩子刚出生45天,现在生病了,庆阳市人民医院医生建议要将孩子快速转到陕西省西安市儿童医院去治疗,高铁票已经买好了,再有2小时高铁就要出发了,但孩子现在没办社保卡。”了解清楚情况后,“直通车”工作人员迅速协调中国银行社保卡办理窗口,为张女士开辟了“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为其孩子办理了社保卡,考虑到张女士未带孩子出生证和户口本原件,工作人员按照“容缺受理”原则,先让张女士家人发送了电子版照片。接着,“直通车”窗口工作人员又及时衔接市医保局,现场为孩子做了异地就医备案。张女士连连说到“真是太感谢了,感谢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了我孩子的事!”。
建机制,保证窗口规范运行
为了规范运行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庆阳市人社局探索提出“133”工作机制和“四零”模式,把人民群众100%满意作为 “直通车”工作的终极目标。建立了群众事项受理、“急难愁盼”办理、为民服务保障机制,落实有人员、有制度、有场所的工作要求。严格按照“集中受理、统一交办、全程盯办、及时回访”流程,全面提升“急难愁盼”事项办理闭环管理水平。详细记录“急难愁盼”事项登记表、转办单、台账,建立受理问题清单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对“直通车”窗口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确保反映有记载、办理有人管、结果有人督,保证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强引领,牵动服务效能提升
将“直通车”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突破口”和人社服务提质的“切入点”,以开展“一把手”走流程、科(室)长坐窗口活动为抓手,对大厅办事环节“全流程”检验,紧盯办事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办事流程;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实现160项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到99%以上,行政许可事项通过“全程网办”和“邮递服务”均可实现“不来即享”。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和“容后补缺”工作机制,不断提升便民服务水平。至目前,累计受理急难愁盼问题383件、办理其他业务118319件,人社政务服务好评率达到100%。
庆阳市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开通以来,推动解决了一大批企业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赢得了企业群众一致好评,已成为人社政务服务的一张亮丽名片,在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奉献人民群众中彰显人社部门责任担当。2025年2月,庆阳市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获评全省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优质服务窗口,2名工作人员获评全省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优质服务个人。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