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稳就业“饭碗” 兜牢民生底线
庆阳市人社局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综述
就业是民生之本。2022年,庆阳市人社局扎实做好稳就业保民生工作,强化政策执行,完善减负、稳岗、扩就业等措施,实现了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从“群众找服务”到“服务找群众”、从“求职者找岗位”到“岗位找求职者”三大模式的转变,全方位提升了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援企稳岗
稳定市场主体保就业
市场主体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保住市场主体就能守住就业的基本盘。今年以来,庆阳市人社局紧盯各类市场主体减负稳岗和群众就业需求,积极组织开展“援企稳岗、服务千企”专项行动,通过实施“减、免、缓、补、扩”等一揽子惠企纾困政策举措,加快推进一揽子稳经济、稳就业政策落地见效,全力稳住就业基本盘。安排服务专班76个,上门开展政策宣讲,向4100多户企业精准推送人社助企纾困政策。争取省级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障金1.5亿元,采取“免申即享”“一键申领”等快办、速办、秒办方式,为全市1443户企业发放3468.76万元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稳定就业岗位56350个;为2745户企业减征失业保险费3786.89万元,189户企业缓缴养老保险费534.3万元;发放一次性留工补贴、一次性扩岗补贴、参保不足一年失业农民工临时生活补助等资金3028.6万元,全力以赴稳市场、稳岗位。
兜牢底线
聚焦重点群体稳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保障重点群体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让群众端稳就业“饭碗”是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2022年,庆阳市人社局扎实组织开展一系列暖心行动,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摸清主体底数、技能、就业愿望等情况,集中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精准对接,变“群众找服务”为“服务找群众”,帮扶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积极开展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招聘,引进人才意向签约420人,完成备案270人;通过招录选调生、公务员、社区专岗实现就业286人,实施“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西部计划”招录安置1032人,支持700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外出务工出行难问题,“点对点”输送12889名务工人员返岗就业,发放免费车票2251张;加大与深圳、昆山、马鞍山、内蒙、银川、西安等地对接力度,有组织输转脱贫劳动力17.14万人,获昆山市“20+20”(对接20个以上重点合作地区和20家以上重点合作职业院校)人力资源合作计划优胜奖。积极实施失业人员集中帮扶行动,发挥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作用,援助4076人就业、发放补贴5441.3万元;打破国有企业“4050”人员限制,将处于灵活就业状态中的困难人员全部纳入社会保险补贴返还范围,为483名灵活就业人员兑现社保补贴410.7万元,全市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提升技能
切实增强就业竞争力
破解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关键是加快培育具有更高技能水平、更好专业素养、更强创新能力的劳动者队伍。庆阳市人社局高质量推进“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为民实事项目,完成职业技能提升培训36896人次,实现了疫情防控和技能培训“两手抓、两不误”。全面建成庆阳市公共就业实训基地,着力开展机电气焊、中式面点、传统艺术等18个工种培训。制定《数字经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与陇东学院、百度智行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共建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基地。积极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强化“校企合作”,通过“订单式培训”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方式,培训企业新型学徒302人。
强化扶持
全力推进创业扩就业
创业是就业之源,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是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最活跃、最有效的途径。庆阳市通过降低贷款准入门槛、支持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开展创业实训、落实创业补贴等措施,鼓励更多劳动者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市人社局出台《进一步强化创业担保贷款促进创业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农民工“双创”贷款支持力度,新增创业担保贷款4.005亿元,吸纳带动就业6811人;为598名创业者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299万元,新增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基地1处,推荐10家企业成功申报创业带动就业项目补助资金99万元,新增省级创业就业孵化示范基地2处,市级以上创业就业示范园区(孵化)达27户。举办“百千万”创业引领工程“创业新秀”评选暨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9场次,评选“创业新秀”63人,“新锐创客”542人,18个创业项目晋级省级选拔赛,6项进入全省决赛,有力促进了创业带动就业。
搭建平台
提升服务能力促就业
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是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举措。庆阳市人社局坚持疫情防控期间“招聘不停歇 服务不打烊”,及时开展“云上招聘” ,持续组织“庆阳市人社(就业)局长直播带岗暖心行动” “职等你来、创业庆阳”“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退役军人暨现役军人家属就业招聘会”等各类线上招聘及直播带岗活动501场次,进场企业3271家(次),提供就业岗位86200多个,达成就业意愿28112人,网站日均浏览量破千人次。特别是“人社直播带岗走进陇东学院和庆阳职业技术学院”活动,市政府领导走进直播间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7.3万人围观,中国就业网、中国甘肃网、今日头条刊发,并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宣传推广。深入开展就业服务进千企活动,组织人社服务专员756名,上门征集977户中小微企业用工岗位5001个,发布线上线下用人信息5118条,积极扩大就业岗位供给。积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主、裁决为辅、裁审衔接”的柔性化劳动人事争议处置办法,依法依规调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629件,调处621件,仲裁结案率99.60%,调解成功率68.12%,总涉案金额1493.118万元,有效保障和促进了劳动者就业。
尤其进入2023年,市人社局紧盯全市经济恢复发展和企业复工复产服务保障,以开局就是决战的干劲、起步就是冲刺的拼劲,迅速出台《庆阳市2023年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工作方案》《人社系统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若干措施》《做好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运输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庆阳市2023年春节期间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方案》等文件,确定了“10+N”公共就业专项服务活动和18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举措,打出了全力保障企业用工服务“组合拳”,促使春节假期公共就业服务不歇业、不打烊。及时深入市内石油化工、农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行业41户重点企业开展复工复产调研,设立人社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用工服务专班,对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实行24小时用工服务保障,全力以赴抓就业。1月25日(正月初四),市县务工返岗集中输转工作联合启动,当天共输送9批1068名务工人员返岗复工。2月2日(正月十二)举办庆阳市复工复产企业用工保障大型招聘会,384家市内外企业参加,提供工程建设、市场营销、养老服务等120多个专业(工种)3.2万个岗位,1.2万名求职者进场求职,成意向性就业协议2752份。2月4日,举办了2023年庆阳市首场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招聘直播带岗专场,73户企业提供就业岗位636个,2.4万人次在线观看参与,类似线上线下招聘会将持续至3月底。全面恢复市级民生人才市场“周六人才集市”线下招聘。及时将支持500名青年到企业见习列为2023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同,发布了2023年全市第一批青年见习公告,对选择到企业进行见习的人员,按照每人每月1000元标准给予补贴。
据悉,2023年元月份以来,全市上下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28场次,提供就业岗位9.96万个,达成就业意向6154人,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保障用工1659人,全方位解决市内企业“用工难”和就近就地“就业难”的问题。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